註:本文章只適合臨床工作者對於情緒障礙症的觀察描述做了解,一般民眾不適用以此分類來自行診斷,相關診斷依然依照門診精神科醫師或心理師鑑別的診斷為準。

一般性描述

 

憂鬱症

  憂鬱患者常出現且觀察得到的是精神運動遲滯(psychomotor retardation),老年的憂鬱症患者比較常出現精神運動激躁(psychomotor agitation),激躁狀況的外顯行為可以是不斷拉扯頭髮、擰手等行為。精神運動遲滯則可以從駝背、較少自發運動、常常低著頭、避免對眼與注視等外顯行為看出。臨床檢驗上,若有大量的精神運動遲滯現象,要考慮是否伴有僵直性思覺失調症。

躁鬱症

  躁鬱症常在一般性描述中看得出其興奮、欣快、講話講不停、有時有趣、高頻率的活動等。他們大量的精神症狀或混亂行為可能需要約束或注射鎮定劑

感受(情感與心情)

憂鬱症

  高達50%的憂鬱個案經常否認自己的憂鬱狀況,通常是由家人或同事觀察其社交退縮或一般活動降低而帶來醫院就診。

躁鬱症

  典型的躁鬱症心情是欣喜的,也可能會有易怒情緒,低挫折忍受以及生氣和敵意,情緒化不穩定,幾分鐘到幾小時可能出現大笑到盛怒到憂鬱的情緒轉換

言談

憂鬱症

  在回應方面,憂鬱症音量較小與說話速度減少,很常會用單詞回應或是久久才回應有時可能要等2-3分鐘才回答

躁鬱症

  躁症患者很難去打斷他的話,也容易去過度干擾、打斷他人說話。在言談之中,躁鬱症患者說話會越來越大聲、激動、快速,並且更難去打斷他。其話語之中常常出現無關緊要、笑話、雙關語、玩弄字句等等的情形。再嚴重一點的個案,就會出現自創新詞、字詞鬆散,集中力消失還有思考飛躍。躁鬱症在伴隨有精神症狀的情況下,有可能出現解構的語言和不一致的內容。

知覺

憂鬱症

  有些憂鬱症會伴隨精神症狀,可在此觀察到並做描述,另憂鬱伴隨精神症狀可能會有不洗澡、髒亂、沉默等情形,稱之為psychotic depression。若精神症狀跟憂鬱是一致的,則稱為mood-congruent(特別註記),憂鬱與精神一致的狀況可能會出現無價值感、渺小感、貧困感、罪惡感、失敗感、身體無用感與身體化疾病等。若精神症狀跟憂鬱是不一致的,則稱為mood-incongruent(特別註記)。知覺上會出現全能自大感、有知識、權力、力量感。當這兩種狀況發生,思覺失調症的診斷要被考慮進來。

躁鬱症

  有75%躁症患者有妄想狀況,精神症狀一致的躁症患者圍繞在財富、權勢、全能感與力量的主題上。奇異的或精神症狀不一致的狀況也可能出現在躁鬱症伴有精神症狀的患者中。

思考

憂鬱症

  憂鬱在想法上悲觀,會有沒有妄想性的反芻、失去感、罪惡感、自殺想法和死亡想法。有10%的憂鬱患者會有思考障礙,如思考被屏蔽或思考內容貧乏的狀況。

躁鬱症

  想法主要集中在自信心(self-confidence)與自我誇耀(self-aggrandizement)的主題,也會出現思考容易分心,思想流動快速與難以打斷。

定向感與記憶功能

憂鬱症

  定向感大多正常,雖然個案可能會懶得回答。記憶力方面,50-75%的憂鬱症有認知缺損的問題(假性癡呆),缺損抱怨記憶力缺損跟注意力不集中。

躁鬱症

  認知功能的障礙可以反映在瀰漫性皮層功能障礙(diffuse cortical dysfunction)上。定向感與記憶功能大抵是完好的,雖然在心情飛躍的狀況之下,躁症患者可能會回答錯誤。Emil Kraepelin called the symptom "delirious mania."

衝動控制

憂鬱症

  有三分之二的患者有自殺想法,10-15%自殺成功。若憂鬱症伴隨有精神症狀的個案可能會因為其妄想而考慮殺人。但是通常嚴重的憂鬱症患者會缺乏動機和暴力行為,以至於其殺人或自殺衝動無法展現。一旦憂鬱症狀好轉,則代表其比較有精力、動機與計畫能力去執行自殺行為。此時比較可能因為症狀減緩而自殺成功。

  通常來說,臨床工作者投以大量的抗憂鬱藥給個案是一個不明智的行為,尤其是不要給予過多的三環抗憂鬱劑(tricyclic drugs)。(註:因為三環類藥物在大量使用之後其副作用可能導致需要急救的狀況)另外,藥物也可能激活個案的動機與計畫行為,如百憂解fluoxetine藥物。

躁鬱症

  有75%的躁症患者是具有攻擊性和威脅性的,也可能會有衝動嘗試自殺或殺人(do attempt suicide and homicide),但這些發生的比率並未有確切統計。

判斷力與病識感

憂鬱症

  判斷力的晤談觀察可以從個案的過去行為和在晤談時的行為來做總結。另外個案很常一直強調、誇大自己的症狀和疾病以及他們的生活困境。臨床工作者很難去告訴他們改善或進步的可能性。

躁鬱症

  病識感差。另外判斷力也有缺損,可以從常常刷爆卡、過度性行為、財政赤字、破產等等的狀況見得。

總結MSE得來的信度

憂鬱症

  信度方面,憂鬱症很可能會誇大自己壞的症狀,減少描述自己有改善的部分,所以晤談時不能毫無疑問地相信個案的話,或認為投藥沒有效果。提昇可信度需要從第二手資料或觀察者得到資料(如家庭成員)。另外,不該將病人的故意誇大病症的行為當作詐病等等來處理,畢竟,覺得無希望感就是憂鬱症本身的症狀。

躁鬱症

  眾所皆知,躁症患者提供的資訊大多不可信。因為個案常常會說謊和過份誇耀。沒有太多臨床經驗的工作者不要因此在晤談中不適當的鄙視他們,因為這是病症本身造成的狀況。

額外-憂鬱症常見量表

ZUNG 曾氏憂鬱量表 20題,四點量尺。正常狀況下須為34分或更少。憂鬱要達50分以上

Raskin Depression Scale (台灣沒有) 三題(含verbal report, displayed behavior, and secondary symptoms),五點量尺。量表分數範圍從3-15分,憂鬱需要7分以上。

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HAM-D) 漢氏憂鬱量表,24題,0-4或0-2的評分量尺,總分從0-76分。

 

參考資料

自行中譯 Kaplan & Sadocks Synopsis Of Psychiatry, 11th Edition 書籍部份章節

 

arrow
arrow

    林宥樺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