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前言

  這篇文章我曾經在2016年的碩士生涯中在 愛彌兒,愛我們的孩子 發表過。如今舊文重讀,也將參考的書籍再次閱覽一遍,覺得有必要重新將這篇文章更新後再次發表,讓更多需要的人可以獲得一些新的感受。關於標題命名,2016年的版本名為《異色的童年---談親職化孩童的創傷與復原》。如今,我想要更改名稱叫做《天賦異稟的兒童--談親職化的創傷與復原》。

 

    在這裡,我想要強調愛麗絲.米勒所謂「天賦異稟」、或「天才兒童」的這個概念。在米勒那,所謂的天賦異稟指的是從大人的角度來看待的視角,他們會認為從小就能夠照顧他人情緒的小孩是非常乖巧懂事的。而從小孩的角度來看,他們卻是自我犧牲了應該要努力探索與玩樂的童年,選擇變成那個乖巧地小孩。所以,天賦異稟指的是那些從小就扼殺「真我」的小孩們,為了獲得愛或歸屬感,不得不發展出「假我」以迎合照顧者們。

 

    最後,米勒也強調:童年擁有這些被殺害的感覺並非自己的錯,她也在提醒那些曾經受傷的小孩們可以重新探索感受,重新愛惜著自己。

正文
 
  Alice Miller在《身體不說謊》一書中的某段提到「當下我第一次了解到,我整個童年一直體驗到內心被殺害的感覺是什麼……(略)。我很久以前就非常清楚這種感覺了。新的東西只是,這是我第一次可以對這種體會報以心痛的反應,以及我可以感覺心痛。我小時候沒有人能幫助我去體會這種感覺,沒有人會擁抱我。」(Alice,2015,p228)這段句子深深地撼動了我的內心深處。雖然我不是一位在童年中經歷過創傷的人,但我能體會到那種窒息的痛楚。
 
  
   這正寫實的紀錄著某些人所經歷過的成長過程。在那個童年中,我們的愛一直是有缺陷的,我們可能成長在一個功能不良的家庭。所謂功能不良家庭意味著酒癮、藥癮、暴力或長期高壓力的家庭(吳嘉瑜,2003;林妍君,2007),甚至可能是有者自戀特質的父母(王浩威,2013,p75)。在嗷嗷待哺的童年中,愛時常是落空的、匱乏的,甚至是要由我們去負擔著家裡的照顧責任,例如:當父母貼心的小幫手、不製造任何麻煩,成為其中一方的情緒排解者。
 
 
為此,我們可能拋棄了自己應該要有的情緒,強顏歡笑的擔負著維持家庭功能的穩定責任。「我們提早跟自己的童年說再見了(蔡秋雄,2006)」。那位渴望著愛與照顧的內在小孩(inner child),被我們遺留在那個時間點。我們築起一座冰宮,像是電影《冰雪奇緣》中主角把自己永遠留在那一樣,自我隔離且忽略掉愛的需求。
 
 
張凱理醫師曾在《親密的陌生人》的推薦序中說過:「他們需要的是,一個人能夠默默牽起他們的手,再一次的走過那失落的童年。」如同他所說的一樣,我們將內在小孩遺留在那個地方,身體卻漸漸的長大成熟。雖然外表如同成人一樣,但內心還是那位尋求情感的小孩,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小大人」。
 
 
以下文章,我將會深入的帶領你們了解什麼是親職化兒童/小大人、可能的成因,尤其是台灣傳統文化的影響,以及最重要的,是否你還在重複這樣的關係經驗給你的小孩子呢?
 
 
 
你是小大人嗎?
 
你是否發現你老是在照顧別人,卻不懂得善待自己?面對自己的子女時,可能會出現情緒好壞由孩子的行為所操控、而你的自尊則來自於孩子所需要你的程度而決定呢(吳麗娟,1998)?或是你將你小時候沒有完成的期望加諸在小孩子身上,希望他能夠完成「你所認為的」成就?你常常壓抑自己真實的情緒,覺得自己越活越不快樂,但你又覺得生活中沒什麼好抱怨的?在過往的家庭之中,你相信了三個原則:「不要信任、不要談論與不要有感覺」?而在童年的時候,常常沒人陪伴著你,總覺得不會有人在乎著自己呢(林妍君,2007; Friel&Friel,2013,p36)?
 
以上是對於小大人簡短概略。你認同的越多,代表著你越有可能是所謂的小大人(parental child),我們也可以說,你曾經是一位親職化兒童(adult child),甚至是家庭之中的代罪羔羊(王浩威,2013,p41)。親職化兒童的概念是指,父母親在孩童小時候時,有意或無意地將他們的角色責任轉交給年幼的孩童身上,反倒由年幼的孩童擔負著照顧更幼小的子女的工作,甚至也要負責照顧父母的需求(Boszormenyi-Nagy&Spark,1973),在這樣的狀況之下形成了「角色逆轉」,從原本的被照顧者變成了照顧者。
 
 
另一方面,也跟家族治療先驅Murray Bowen(1976)所說的三角化關係(triangulation)概念相似。即原本的「父親-母親」的關係中變成「父親-孩童-母親」的等權三角關係。除了你有被照顧的渴望,同時你也必須滿足父母親的被照顧渴望。你要擔任母親情感的依靠,儼然成為一個丈夫的角色,或是反過來成為父親的小公主(Friel&Friel,2013,p83)。
 
 
但如果愛一開始就不存在的話,我就無法強迫愛出現(Alice Miller,2015,p25)同樣的,當被照顧的需求沒有被滿足卻還要照顧他人時,這樣的狀況將會在以後成年的生活經驗中出現許多問題。從蔡秋雄與高淑清(2006)整理出來的國外親職化兒童日後的發展狀況,我們可以發現親職化兒童通常與失落、離婚、羞恥傾向、社會孤立、分裂、共依存、受虐狂與自虐狂及低自尊呈現相關。也比較容易感到憂鬱、有自殺感受、極度的罪惡感、持續不斷的焦慮和其他身心癥候或行為失序的外在症狀(陳慧珊、吳麗娟,2013)。
 
 
另外在國外的「童年受創經驗研究」中我們也可以看到,若是童年時期有任何的創傷經驗,將會造成孩童生理上、情感上、心理上的問題,日後也會轉變成憂鬱、焦慮、心臟病、壓力失調及頭痛等問題,很常會出現成癮的問題(伊東明,2003;Friel&Friel,2013)以及共依存的症狀(Melody beattie,2011),尤其在華人社會底下,我們會更明顯的受到道德的雙重束縛--「去孝順那位無法給我愛與照顧的父母親」,這樣的雙重束縛將帶來很嚴重的身體痛苦甚至厭食症(Alice Miller,2015)。
 
 
 
傳承的傷口
 
我尤記得一位朋友曾對我說:「我依然被留在那裡,但現在似乎也沒有什麼必要打擾他們了。因為家庭氣氛現在變得那麼的融洽,我又何必破壞呢?現在的我,希望就是盡早的離開這個家,趕快成家立業,遠離他們。」這讓我想到的是,逃避掉原生家庭帶來的創傷,真的能逃掉一切嗎?
 
 
或許這個問題的答案可以從Boszormenyi-Nagy&Spark(1973)所提出的「家庭帳本」中得到解答。他們將親職化視為多代傳承下來的模式,也就是說,在孩童的上一代父母親也曾經歷過類似的創傷經驗,他們對於過去未被滿足的「債」,轉而向自己的配偶或下一代所求。要求他們擔當起以前失落經驗的親職責任。然而,當配偶無法滿足自己的期待而爆發衝突或冷戰時,這個責任將潛移默化的往下延伸,變成孩童需要承擔這些情緒與照顧責任,這就是方才提到的「三角化關係」。而這樣的模式將會在意識沒發覺的狀態底下綿延下去,有些人稱它為「魔咒」(周志健,2013,p101),甚至叫做「強迫性重複」(武志紅,2013,p28)。
 
 
說到底,我們就是在尋求Karen Horney畢生在研究的兩樣東西—「愛與安全感」。Horney(1937)的著作中提到,小孩的安全感取決於雙親如何對待他們。若孩子有足夠的安全經驗,就能夠抵擋偶而的失落經驗或不滿足經驗。且她也提到,孩子有敏銳的感受能知道父母的愛是否出自於真誠,孩童不會受到錯誤的情感表達或不真誠的情感愚弄,但是,孩子會因為渴求愛,壓抑住這些不滿足的敵意。這種壓抑所透漏的是「因為我需要妳,所以我必須要壓抑住我的敵意。」(引自Schultz&Schultz,2011,p142)
 
 
如同動物銘印本能似的,我們終其一生都在追求父母的「認同、愛與安全感」,周志建於《擁抱不完美》中說:「所有的孩子,永遠都在期待父母的認同(p101)」縱使受了多嚴重的創傷,我們都會「爬」著回去找尋父母的認同(武志紅,2013)。我們渴望那些愛的本能,超過我們對自身的傷害。所以身為孩童的我們甘願做許多努力,去贏得父母的關愛。可能從做一個家裡的好榜樣、報喜不報憂、否認自己的敵意、照顧父母親的情緒、受盡父母的虐待等等,在每一次受傷中等待著下一次愛的灌溉。
 
 
而這樣的期待很多時候終究是落空的。我們承襲、接受並成長,把受傷的內在小孩留在原地,並期望著,在未來的親密關係或小孩之中再次尋求當初的失落。
 
 
 
我真的做對了嗎?
 
在華人文化中,親職化孩童通常會備受長輩的讚許(吳嘉瑜,2003;蔡秋雄&高淑清,2006; 林妍君,2007; 黃宗堅,2010; 康韶珊,2012;陳慧珊&吳麗娟,2013)。法律條文中,特有一個稱呼叫做「子職」,說明孩童在家庭之中應盡的責任以及義務且此行為與責任都要符合社會規範(張明坤,2015)。這正說明親職化雖然在西方文化是一種不良的負向壓力,但到了東方文化,卻是社會中認可的情形。
 
 
我們有聽說過一句俗語:「長女如母、長兄如父」,也有聽說過傳承父母或家族的期望能「光宗耀祖、替家族爭光」(王浩威,2013)。在在都說明著「早熟」是一件好事,能替家族或家庭分憂才是對的。
 
 
另外在傳統文化下的性別方面,我們對於女性的期許又會更加要求在照顧弟妹、替父母分憂,犧牲自己的追求與發展,尤其常常被教導要以家庭利益為優先,自己的需求擺在後位(引自林妍君,2007)。這些枷鎖在西方社會中,都將會被冠上「共依附(co-dependency)」特質的標籤(林妍君,2007;Melody beattie, 2011;Friel&Friel,2013),但在華人的社會文化底下,卻成了習以為常甚至是「孝順」父母的好孩子。
 
 
蔡秋雄&高淑清(2006)在其研究中便歸納出了單親國小女童在親職化經驗下的五種共同主題,分別是(1)父母的離婚與我有關(2)深覺自己罪過並要加強改進(3)已經長大不同於同儕(4)替代母職(5)追求弟妹福祉是我的責任。前兩個主題呼應到Horney提到孩童時常不敢責怪父母,轉而責怪自己是家庭中的壞孩子,引發出更多罪惡感與自責的痛苦;後三項的主題則與文化給予的束縛息息相關。
 
 
也許就在這樣默認的氛圍之中,被關愛的需求會更加壓抑在內心,直到我們長大成人,為人父母時才會漸漸的透露出當時匱乏的感受。
 
 
正如同文章開頭所講的,我們將會將以前未完成的期望加諸在自己孩童身上,希望他們能延續以前未完成的夢想,也會把很多事情都料理好,要求子女只要跟著步驟走就好。並自認教養非常周全,傾注心力為孩子的未來著想,將自認最好的環境與標準全部套用在子女身上(林妍君,2007;王浩威,2013)
 
 
在這樣的期望底下,如果孩子無法完成願望時,就會變相施予情感上的虐待,《小大人症候群》書中提到情感、言語虐待:「我做那麼多都是為了你好」、「你真是令我失望」、「白養你了」,將孩子陷於進退兩難的處境,只能不斷討好自己的父母。另外,情感虐待也包含了過度保護子女、將孩子的問題歸咎他人及為孩子找藉口,剝奪了孩子能夠成長的機會。表面上看似是良善的目的,但其隱含的卻是讓以前缺乏機會的「自己」不再重蹈覆轍。孩子實際上成為了父母的延伸。
 
 
另外,與前述相反地狀況則是,因為我們成長的背景是缺乏溫暖的,所以我們也將這樣的關係帶給孩子。有可能會說:「我以前就是這樣辛苦過來的」、「被欺負的話,忍忍就過了」、「一定是你做了什麼,同學才會這樣對你」。我們以自己以前實際生活的狀況,帶到現在的這段關係上,忽略孩子的情感需求、無法提供照顧、無法耐心/相信的聆聽孩子講話甚至成癮於物質或酒精中。更嚴重的是,認同伴侶施虐於孩子,因為自己也是這樣過來的。這些都是一種情感和生理上的忽略(引自Friel&Friel,2013,p112)。
 
 
 
走上療癒的路途
 
或許你正不自覺的走上童年時受創經驗的輪迴,用以前的經驗模式對待你的孩子們而不自知。正如之前「家庭帳本」所說的一樣,潛在的要孩子還過去欠的「債」。
 
 
不過,或許你能做的,就是在這一代做終結,不要將創傷再次綿延到下一代。甚至,你可以選擇找回那位被你關在冰宮的內在小孩,告訴那個弱小且未滿足的他「一切都過去了,沒有人能再傷害你了。我要開始學會愛自己」。
 
 
Alice Miller在他的書中說,寬恕並不是最好的療癒方式。我們雖然可以承認且理解不夠好的父母親在他們那代的創傷,但這樣的寬恕仍是不夠的。因為造成了傷害是既定的事實。但她在文章中也強調,並非是要對抗「邪惡父母親」,最重要反而是「正視自己的感覺」。(Alice Miller,2015,p258)
 
 
正視自己的感覺。在Alice Miller的詮釋底下意謂著不要受到孝道與社會道德的禁臠。我們會痛苦是因為我們相信了「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等關於孝順的鐵律,卻忽略了它實際上帶給我們身體的痛苦,且矇騙了自己真實的聲音。
 
 
唯有傾聽自己內在小孩的需求,我們才能知道自己真實的感受是什麼。Alice Miller說,若是我們現階段無法原諒父母親,那我們就接受這樣的自己,而不要繼續欺騙著自己。
 
 
在《小大人症候群》這本書也提到相關的療癒方法:揭露和承認。這會是一個漫長且痛苦的歷程,正如你成為小大人的模式一般。而且我們要接受我們無法單憑自己的力量復原。會時常需要他人的幫忙(Alice Miller稱之為知情見證者)。在這條路上,我們會知道要擺脫原本的親職化角色,並且找回自己選擇的權利,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而不受他人擺佈或支配。
對於揭露與承認,書中有提出四個步驟:
 
天賦異稟的兒童--談親職化的創傷與復原
 
 
 
資料來源:部落格-【愛,生活,夢想】-思嘉女郎)
 
另外,在周志建的《擁抱不完美》書中,也提到的是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甚至我們不用要求自己一定要完美,我們可以將不完美視為一份禮物,從而學習勇敢、擁抱自己與生命。(周志建,2013,p34)
 
 
他用故事療癒的方式,期望我們能夠從勇敢對他人說出自己的故事中獲得療癒。接納自己黑影的部份,接納那個受傷而被遺落在那裡的內在小孩。
 
 
當我可以認回那個需要被肯定的自己時,它就不用躲在潛意識的黑盒子裡,繼續玩花招,繼續為了得到別人的認同與肯定,假裝當「好人」了。看見,就得到解脫,就自由了。這就是說故事的療癒。(p79)
 
 
結語
 
正如以上三位作者所說的共同核心主題,如實的接納自己、傾聽自己。這條療癒之路或許會因為太過困難或痛苦,而有時我們會倒退回原本的模樣,但我們還是可以接納這樣的不完美自己,只要我們是走在療癒的道路上,這樣就足夠了。
 
 
現在坊間有越來越多有關於自我療癒的書籍可以做閱覽,詳細的療癒方式和操作技巧也是不夠寫在本篇文章的。本文希望的,是能夠引發出一個治療的契機,讓童年有受創的你,能夠看見傷痛、看見那位受傷的內在小孩,並且走上療癒的道路上!
 
 
 
 
參考文獻:
※書籍部份
Alice Miller(2015).身體不說謊,再揭幸福童年的秘密(林硯芬譯)。台北市:心靈工坊。(原著出版於2004年)
Friel, John C., Friel, Linda D.(2013).小大人症候群(江家緯譯)。台北市:心靈工坊(原著出版於1990年)
Ito Akira(2004).愛,上了癮(廣梅方譯)。台北市:心靈工坊。(原著出版於2000年)
Melody Beattie(2011).愛我,就不要控制我(蘇子堯、許妍飛譯)。台北市:心靈工坊。(原著出版於2009)
Mason, Paul T., Randi Kreger(2005). 親密的陌生人:給邊緣人格親友的實用指南(韓良憶譯)。台北市:心靈工坊(原著出版於1998年)
Schultz, Duane P., Schultz, Sydney Ellen.(2006).人格理論(陸洛總校閱)。台北市:洪葉文化(原著出版於2009年)
王浩威(2013)。晚熟世代:王浩威醫師的家庭門診。台北市:心靈工坊。
周志建(2013)。擁抱不完美:認回自己的故事療癒之旅。台北市:心靈工坊。
武志洪(2013)。愛,為何會傷人。台北市:四塊玉文創。
 
※期刊部份
林妍君(2007)。父母共依附特質下的親子關係。家庭教育雙月刊,8,63-79。
 
吳東彥(2013)。親職化個體的「依賴困難」:Fairbairn的觀點。輔導季刊,49-3,45-52。
吳嘉瑜(2005)。「小大人」長大了-當親職兒童成為治療者。輔導季刊,41-4,29-36。
吳嘉瑜(2005)。倒轉的親子位置-“親職化”兒童之相關文獻探討。輔導季刊,41-1,21-28。
吳麗娟(1998)。「共依附」父母的特質與其對孩子的影響。諮商與輔導,154,12-19。
吳麗娟、陳慧珊(2013)。大學生親職化現象、個體化程度與身心健康指標之相關研究。教育心理學報,45-1,103-120。
張明坤(2015)。淺談子職實踐。家庭教育雙月刊,56,32-38。
康韶珊(2012)。華人文化對親職化兒童自尊形塑之影響。諮商與輔導,316,41-44。
蔡秋雄、高淑清(2006)。再見童年:國小單親女童親職化經驗的看見與省思。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1,1-28。
黃宗堅等(2010)。代間關係中親職化經驗之發展與自我轉化:以成年初期女性為例。本土心理學研究,33,59-106。
Boszormenyi-Nagy,I.,&Spark, G.(1973). Invisible loyalties: Reciprocity in intergenerational family therapy. New York: Harper & Row.
 
※網頁部份
【愛,生活,夢想】-思嘉女郎(2015)。《Read。閱讀》小大人症候群 ~ Hi,小大人你好。2015年12月28日,取自http://blog.xuite.net/scholastica1979/lovetour/300836185-%E3%80%8ARead%E3%80%82%E9%96%B1%E8%AE%80%E3%80%8B%E5%B0%8F%E5%A4%A7%E4%BA%BA%E7%97%87%E5%80%99%E7%BE%A4+~+Hi%EF%BC%8C%E5%B0%8F%E5%A4%A7%E4%BA%BA%E4%BD%A0%E5%A5%BD
茄子皮(2014)。不只是童話!「冰雪奇緣」教台灣社會的 4 件事。2016年1越11日,取自http://womany.net/read/article/4823
 
最後的最後,提供一個影片連結給各位讀者,https://vimeo.com/100846151,或許可以引發出曾經有親職化經驗的你們一些共鳴。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林宥樺臨床心理師 的頭像
    林宥樺臨床心理師

    百果山上的心理師

    林宥樺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